图:乘客抵达黔江武陵山机场后走下飞机。未来,该机场将在周边布局通航产业集群。 摄影:唐浩

  随着《重庆市通用机场布局规划》今年发布,通航机场成为重庆市通航产业的年度关键词。作为承载通航产业的基础设施,重庆市通航机场业发展如何?有哪些最新进展?将带来哪些商机?日前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名词解释

  通航机场:是指无公共航空运输定期航班营运的机场,主要为通用航空提供机场服务和保障。根据通用机场的功能和建设规模,分为一类通用机场、二类通用机场和三类通用机场。一类是指作为基地或依靠仪表飞行、有固定设施的通用机场;二类是指不作为基地或依靠目视飞行、有固定设施的通用机场;三类是指执行某次临时任务,暂时供通用航空器起飞、降落,用于非载客飞行的无固定设施的临时场地。

  航空体育训练场地开建

  12月20日上午,天上飘着毛毛雨。位于大足区东部一个小镇上,一台压路机正在一片被远山环抱的空地上作业。只见它不停地在场地上做着直线运动,将刚刚完成作业的土基压得紧实、平整。

  “目前土地的基础整治已接近尾声,快的话项目年底就能建成。”说话的是重庆神翼航空体育俱乐部总经理陈泽元,他所说的这个项目,是重庆市首个固定航空体育训练基地。项目建成后,能为旋翼机、动力伞、三角翼等通航飞行爱好者提供固定的训练飞行场地。目前,重庆市大多数航空体育俱乐部的飞行活动都处在打游击状态,原因就是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一旦该项目建成,全市飞行爱好者将有了固定据点。

  现场,一名陪同我们的飞行爱好者表示,他去年花80万元买了一架轻型旋翼机,在陈泽元的俱乐部报名学习飞行等,但由于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他们有时只能在偏远的公路上试飞,非常不方便。

  “《重庆市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出台后,我们都预感通航机场将迎来发展良机,于是便紧急启动训练场地的选址工作,并于日前拿到了空军飞行空域批准文件和民航重庆空管局批复的飞行保障协议,拿到了重庆市航空体育训练场地的准生证。”陈泽元表示,下一步,他们打算将这个项目升格为通航机场,届时,就能起降更多通航飞机。

  通航机场成掘金热点

  同样对通航机场感兴趣的还包括宗申集团。12月19日,记者来到宗申天辰通用航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该公司总经理张建的办公室外面,贴着一张美国通航产业要素图。通过向发达国家学习,迅速成长已成为这家公司的座右铭。

  “我们正计划在巴南区长坪选址,布局一个通航机场,目前正进行空域论证。”按照张建的想法,巴南长坪通航机场的选址将定位于主城区的“三峡旅游观光与私家飞机的出发地”。而在旁边的桂花咀还将选址一个“通航敏捷物流机场”,为物流企业服务。

  重庆通航集团也已于今年8月成立了机场公司。昨日,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场公司的成立,将在重庆通用机场系统布局规划和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主力军。

  “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通用机场,适应通用航空飞行以及人才培训等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需要。”关于重庆市通航机场规划,昨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重庆市通用机场布局规划》,重庆市将在2015年前完善既有支线机场通用航空功能;还将力争明年新开工巫山机场、武隆机场,试点建设万盛等通用机场,构建起全市通用机场的主骨架。到2017年,争取实现每个区县(含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通用航空功能全覆盖。

  全国将有3000通航机场

  张建告诉记者,“国内颁证的通航机场仅有70多个,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且点与点之间距离太远,造成有了飞机也飞不起来的困境。未来10年全国至少将出现3000个通航机场,前景广阔。”

  “有了机场,就有了一个高端的客流聚集点,能为当地带来大量高端人脉。”陈泽元表示。

  而重庆陆航低空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杨春则表示,通航机场的建设不仅能为私人飞机的停放找到空间,分流民航机场客流压力,更可为紧急救援提供方便,会渐渐变为通航产业的刚性需求,此时布局可以喝到头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