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最新统计显示,7月份民航共保障各类飞行448370班,日均14464班,同比增加8.02%,环比增长5.69%,全国航班正常率为50.76%。7月22日飞行量创历史新高,为15181班。

  7月份我国进入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同期偏强,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区雷雨天气,较前期明显增多,广州、深圳、海口、成都、重庆、昆明、天津机场出现雷雨,日均达到10天以上。张春枝表示,影响民航航班正常的首要因素仍是天气原因,占延误航班58.6%。此外,7月份共有5个台风影响我国,对广东、深圳、海口、三亚、福州、厦门等东南沿海机场的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空域活动原因,占延误航班的25.99%。7月份空域活动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次数增多。对华北、华东、中南地区的机场运行影响较为严重。上述两项原因合计占延误航班的84.59%。

  8月18日,民航局在京召开运输航空(通用航空)委员会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冯正霖局长近期关于航班正常工作的要求,深入剖析当前航班正常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改进措施,明确任务分工。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强调,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聚焦问题、重点解决,眼睛向内、形成合力,努力提升航班正常水平,打好保障航班正常的翻身仗。

  王志清表示,冯正霖局长在民航局月度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关于航班正常工作的讲话抓住要害,点准穴位,分析透彻,要求明确,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要指导。民航各单位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民航的保障能力已经触及“天花板”,安全和正常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其中既有运行管理的问题,也有顶层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正常、安全与服务的关系。他要求民航各单位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航班正常工作。

  针对近期民航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王志清要求民航各单位要聚焦问题,重点解决。

  一、要严格把控运行总量,优化航班计划结构,完善机场和空管容量评估;

  二、要科学把握运行标准,全面梳理现有相关标准和规定,统筹协调好运行标准与安全裕度、运行效率的关系,改进航班正常考核标准;

  三、要持续改进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空域航路调整,加快机坪运行管理移交,提高地面保障能力,建立与航班正常挂钩的绩效考评机制;

  四、要不断增强技术支撑,加大技术投入,下大力气推进新技术应用,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新技术真正用起来。他要求各单位根据分工尽快制定工作计划,出实招,求实效,见成效。

  王志清最后强调,航班正常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民航各单位要立足大局、眼睛向内,协同联动、合力配合,落实责任、加强督查,提高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