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无人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大街上、小区里玩无人机的也不在少数。看似随处可见的无人机却给航空及人民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上无飞行员,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

  国内市场超百亿元

  谷歌的技术总监Ray Kurzweil在《奇点临近》一书中这样描述: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开发趋势将会加速。

  他以最近在阿富汗和意兰可战役中运用的武器Predator作为开端。陆军在研究与鸟大小相似的无人机,这种无人机能将快速、准确同时具有执行侦察和战斗任务的能力。

  他为我们展现了无人机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无疑,它在军事中的作用让每个国家都绞尽脑汁地力求技术精湛。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更关注的则是民用市场。

  据2013中国无人机系统峰会数据统计,目前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空间达1000亿美元,中国民用无人机潜在市场空间也超过了100亿美元,而当前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仅几亿元人民币,增长潜力巨大。

  无人机管制成最大问题

  对普通民众来说,如果忽然发现自己脑袋上飞过一架小飞机会是什么感觉?日前,有深圳网友在论坛上发帖称,连续几天在深圳市区看到四轴无人飞行器,担心无人机会掉下来。除了安全性的问题,你会担忧自己可能无意中成为了空中摄像机的主角吗?

  目前,中国无人机驾驶员多是由航模操作者转型而来,航空知识相对缺乏,是否具备资格的确存在问题。

  违规飞行或遭重罚

  澳大利亚昆州一无人机操控者则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因将他的无人机飞行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而被处罚款850元(澳元,下同)。

  这位不愿具名的操控人员接到一位来自CASA调查人员的来电,告知他违反了诸多规定,每违反一条或处850元罚金。结果幸运的是,调查人员仅对他开出单项违规处850元罚金,该调查员声明,“尽管各项违规情节并不严重,但违规数量却令我感到担忧”。

  CASA管理规定指出,非商业用途的无人机操控人员不应在以下场合中操作无人机:距离机场3海里以内;距离地面400英尺以上的管制空域(大城镇和城市);人口密集地区上空;距离民众30米以内;夜晚等。

  无人机迅速扩张 制定规程令各国头疼

  关于以往主要为军事目的而研发的无人机,近来出现了将之用于商业的动向,这不仅限于发达国家,也扩大到了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日本共同社12月4日指出,尽管主要用途为气象观测、送货上门和数据收集等,但各国均为如何制定规程以防止事故并解决安全问题而头痛不已。

  在位于印度西部城市孟买的初创企业“Tech Baaz”附近的广场,起飞前在笔记本电脑中输入目的地,从机身伸出的六只旋转翼便开始转动,无人机攀升了数十米,绕目的地盘旋后回到起点降落。

  “要解决的课题是决定续航时间的电池和坚固程度。”Tech Baaz的联合创始人阿尔纳普·夏(音译、26岁)如是说。他计划在未来推销无人机用于葡萄庄园定点观测等大规模农业。

  无人机的商业应用此前一直由欧美企业主导,但在大型企业“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DJI)”所在地中国深圳,相关产业正在不断集聚;在印度也已成立了200多家相关企业。日系企业有关人士解释称“把现成的零件组装起来即可制造,参与壁垒很低”。

  另一方面,各国的规程尚不完善。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原则上禁止无人机的商业应用。欧洲的各国采取的措施有所不同,但规定较为宽松。美国和欧洲的航空部门考虑到恐怖袭击等对于治安的影响和安全问题,预计将在近期出台规章指南。

  2014年5月,孟买一家披萨店擅自使用无人机进行送货实验,遭到了有关部门的警告。经营者米凯尔·拉贾尼表示,“我想呼吁有必要完善制度”。实验后,印度政府也宣布已开始准备制定规程。

  美国调研公司蒂尔集团推测,未来十年内全球无人机行业的年研发费用将增长至115亿美元,接近现在的两倍。TechBaaz公司的夏干劲十足地表示,“在制造业中,日本、中国和德国十分强大,但无人机业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等软件。在这个领域我们并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