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刘军 今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中国商飞视察,表示中国飞机制造业走过了一段艰难、坎坷、曲折的历程。中国的飞机制造业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和坎坷?本 周六,由南方都市报和广东科学中心联合举办的小谷围科学讲坛,将邀请飞机制造专家周济生讲述中国大飞机制造背后的艰辛历程。
广东昌盛飞机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周济生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先后在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上海飞机研究所和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 司累计工作37年。2005年,周济生从上海飞机研究所退休,自主生产的大飞机还没有看到影子,回顾历史,他深感惋惜。在他看来,大飞机技术创新根本不是 问题,他认为,之所以中国现在还没有大飞机,关键因素是人祸,根本因素是飞机制造企业的体制问题。
周济生介绍,基于波音、空客已经垄断了全球大飞机市场,中国民机工业落后他们几十年,中国要不要研制大型客机,历年来争论不休。争论焦点包括是 从大型军用运输机起步,还是从大型客机起步?飞机研发地定点上海,还是定点西安?整机立足自主研制,还是国际合作研制……周济生感叹:“争论徘徊,岁月蹉 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今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中国商飞视察时指出: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形成我们独立自主的能力,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给要不要发展大飞机再次定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