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在南昌展翅翱翔,第一枚海防导弹在南昌成功试制。如今,一大波无人机也将实现“南昌造”。近日,江西省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共建的江西通航研究院暨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高新区举行,江西首个无人机量产基地将落户南昌高新区,2017年预计产量达300-500架。

  在美国,从Google到Facebook、再到亚马逊甚至是迪士尼,都将目光投向无人机市场,最近运动相机制造商GoPro也宣布将进军无人机领域:在今年8月中旬,谷歌对旗下的无人机项目Project Wing进行秘密的实验,而这一系列测试共同把谷歌Project Wing秘密项目推向了第一阶段的高潮,这个项目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在Google X实验室内部启动;与此同时,Facebook的无人机将承载着无线热点等通讯设备爬升到60000英尺高空,为地面的消费者提供网络支持,由于采用太阳能面板,无人机能够在空中飞翔数月甚至数年时间。

  据了解,国内无人机创业项目近百个,而相比国外巨头在无人机项目上的尝试,国内几大巨头则显得有点谨慎,并没有传出类似的消息,这被让国内的创业者们看到了机会。

  毫无疑问,无人机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几乎能渗透到人类全部的基础生活领域,巨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无人机的下限,这个行业一定会飞起来,但相关的技术发展、商业模式、政策支持则决定了无人机的上限,事实上,每解决一个问题,无人机就能飞得更高一些:

  技术问题是所有科技领域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也是一个行业真正的脊梁,过不了技术关,那些所谓的商业模式以及政策支持都是扯淡。

  而现在的普通无人机可以把售价控制在1000美元以下,之所以能有大幅度下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技术的成熟。例如,最流行的智能手机元件成为无人机的必备材料,包括陀螺仪、加速计、无线传输、信号处理器和GPS模块等等,这些都不是新兴技术,相关的供应商也非常成熟,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导致了价格的不断下降。但这些相对成熟的技术只是基础框架,要想制造出一个优秀的无人机,依旧需要更多先进的技术做支撑,比如防碰撞技术,更精准的GPS定位系统,更成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更先进的材料科技等等。这些技术不仅决定这无人机的成本,也决定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进程。

  

无人机农业应用

  另外,任何新兴科技的发展都要摆平人性和利益集团的阻力。众所周知,无人机会取代人类一些繁重的劳动,而且成本更低,据国际无人飞行协会估算,无人机产业可以给美国带来七万个就业岗位以及130亿美元的经济贡献,虽然他们还没有来中国估算,但肯定也少不了。可这样的数字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好消息,那些传统的工作者会丢掉自己的饭碗,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受到威胁,这也是领导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民用无人机已经形成了大约1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业内人士预计,在航空装备无人化、小型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下,未来20年我国民用无人机需求有望达到460亿元。这一市场的兴起无疑将大力促进无人机的研发、制造、销售、乃至“飞手”人才市场的快速发展,但是,正由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兴起和高薪“飞手”的稀缺,更让我们关注到这一行业急切的需要规范发展。幸好,国内不久前已经出台了“无人机驾驶资质”的认证规定,这也为希望从事这一高薪行业的人提供了官方的认证依据。